利用資料保護沒有防禦能力的動物

姬姬是一隻在 1957 年捕獲的大貓熊,當時不到一歲,並送往北京動物園。世界自然基金會 (WWF) 的標誌就是以姬姬為靈感,而各界對姬姬的喜愛,則協助 WWF 讓大眾更瞭解貓熊這代表性物種的困境。

距離當年捕獲姬姬已經過了將近 60 年,儘管 WWF 勇於提供協助,在中國將貓熊保育區擴展到 380 萬英畝,目前野生大貓熊只有 1,800 隻。為了對抗新興的人類威脅,以及各種尚未解決的舊威脅,需要向保育人士提供全新工具。Seagate 與 WWF 攜手合作,展現科技及資料如何用於保護貓熊及其棲地。

Using Data to Defend a Defenseless Animal

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執行總監劉曉海表示:「WWF 歡迎 Seagate 協助貓熊保育及保護生物多樣性,因為新興技術及概念可提供全新觀點解決問題。」

Human Threats Require Human Innovation

因應人類威脅需要人類創新成果

大貓熊遭受的威脅與人類活動有關。像是砍伐森林,以及道路及鐵路分割棲地,都危及貓熊覓食和尋找伴侶的能力。而盜獵 (大多是意外) 則進一步減少貓熊族群。

對保育人士而言,仍然存在許多挑戰。科學家需要更充分瞭解貓熊行為及行動模式,以保障在關鍵廊道得以自在行動。貓熊也會藏匿及生活在偏遠地區,因此難以追蹤及觀察。科學家也需要能夠監控人類入侵,並判定及分析所有類型的威脅。

利用資料保護大貓熊

Seagate 相信資料是保育工作的關鍵,因此與 WWF 攜手合作,獲取貓熊行為及人類入侵的寶貴資料。其中一種方式是購買及部署 100 台紅外線遙控 (IR) 攝影機。這些系統包括數位錄影 (DVR) 裝置,配備最適合安全監控的硬碟機。前述穩定可靠、功能豐富的攝影機系統於 2015 年 6 月安裝,已經開始拍攝動物影像,提供當地保育團體有關貓熊行為及行動的重要資料。

此外,Seagate-WWF 專案已經購買閉路電視 (CCTV) 系統,用於監控中國陝西省黑河國家森林公園的人類行為。攝影機拍攝的片段,可讓當地團體深入瞭解觀光客及盜獵者從哪裡進入保育區,以及如何阻止這些人進入敏感區域。

資料也讓保育學家能夠著重於棲地復育工作。科學家有了行動模式的正確資料後,就能開始棲地復育,在全國 108 個道路廊道種植竹子,讓獨立的貓熊族群能夠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。

Exploiting Data to Protect Giant Pandas
Better Data for a Brighter Future

以更充分的資料創造更明亮的未來

Seagate 與 WWF 合作利用科技拯救瀕危物種,建立次世代的保育工具。WWF 在 Seagate 的協助下,以貓熊為對象在區域規模的情況下證實概念可行,現在則希望將成果推廣到全國,藉此保護更多受到威脅的物種。

我們無法得知若當年設有 CCTV 系統,是否就能讓姬姬免於離開森林、遭到囚禁。不過有了各種科技提供的資料和解決方案,因應現今的保育挑戰,WWF 及 Seagate 將讓貓熊這高度代表性的大型物種,擁有更明亮的未來。

如何提供協助:捐款給 WWF 或象徵性領養貓熊

我們的運作方式


在森林

最適合安全監控的硬碟機,提供穩定可靠且能全天候作業的可用性,記錄 IR 攝影機拍攝的每張動作。堅固的可攜式硬碟機,提供工作人員高容量及可靠性,由現場將資料送回總部。


在現場總部

網路附加儲存 (NAS) 裝置可讓現場團隊整合及保護資料。區域團隊也能藉此迅速安全地與國家及國際辦公室分享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