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ndows 8 (及更新版本) 會防止 Sanitize 指令執行。如此會使得 SeaTools SSD GUI 無法清除磁碟。在這種情況下,需要使用可開機版本的 SeaChest,這是一種安裝在 USB 隨身碟上的命令列介面 (CLI) 公用程式。
區塊清除在某些固態硬碟機 (SSD) 上的進行速度很快,所需時間不到一 (1) 秒,但在有些 SSD 上會花到 30 秒以上。區塊清除作業會在所有使用者資料上進行實質的低層級清除,讓之前的資料無法再受到擷取。
重要事項:
- 在這個過程中,會清除 USB 隨身碟上的所有資料,因此請在繼續前先備份資料。請將其他所有 USB 裝置拔除,以免導致任何遺失資料的可能性。
- USB boot maker 是個 exe 執行檔,因此一定要在 Windows 環境中建立快閃硬碟機。
- 部分 SSD 可支援區塊清除。
首先請建立 SeaChest USB 隨身碟
備註:USB 隨身碟容量必須小於 32 GB。
- 到支援頁面下載 SeaChest
- 將 ZIP 檔解壓縮
- 開啟 USB boot maker 資料夾
- 啟動 USB boot maker exe
- 遵循畫面上的指示進行
- 完成後,請將電腦關機或重新啟動
以區塊清除的方式清除硬碟機資料
- 在啟動時,選擇 USB 裝置
- 開機後會看到 > 加上閃爍的游標
- 出現提示時,請輸入 SeaChest_Erase --scan then enter
備註:這個指令會顯示出連接在您的機器上的裝置。每台裝置都各有專屬的裝置名稱。例如 /dev/sg0、/dev/sg1 之類。請找出 SSD 的正確裝置名稱,以使用區塊清除指令。 - 出現以下提示時,請輸入 SeaChest_Erase -d /dev/sgX --sanitize blockerase --poll --confirm-I-understand-this-command-will-erase-all-data-on-the-drive
- 此指令會顯示區塊清除的流程,並在最後列出完整的訊息。
備註:輸入 SeaChest_Erase -d /dev/sgX --sanitize info,即會顯示完整的清除選項清單。例如自行加密硬碟機也可以使用 Crypto Erase。